一、背景
我们的测试工作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需求评审完成,开发团队实现功能开发,然后草草提测,不写单元测试。测试人员进行人工测试,没有工具或系统做辅助,测试用例编写是在excel或脑图中呈现。这个阶段只对业务熟悉,开发只关注功能实现。
第二阶段,产品需求评审完成,开发团队实现功能开发,写自身功能相关的单元测试,组长review组内代码。测试方面,依然处于人工检测功能测试阶段,但开始有一些相关的小工具辅助测试。在两轮或多轮测试情况下,回归一直是一个问题,还有分支测试完成,主干回归的过程,测试环境、预发布环境、灰度环境、线上环境等测试回归效率很低,人工测试在这方面的不足格外明显。
第三阶段,随着业务的发展产品功能需要快速上线,同时系统技术不断迭代,质量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人肉战术不是长久之计。在此阶段部门做了很多改进,引入和开发了很多测试辅助工具,如项目管理工具、测试用例管理工具、BUG管理工具、自动发布系统、自动打包等。
- 搭建测试用例管理工具,方便编写及后期跟踪用例。一轮二轮测试人员如何分配;用例状态的管理是通过、挂起还是失败,一目了然。
- BUG管理工具,主要是给开发和测试人员使用,通过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式描述功能问题,减少了开发和测试的沟通成本。
- 项目方面也开发出项目管理工具,方便查看项目状态和人力资源情况,在项目中做到很好的呈现。
- 在此阶段我们开始研发UI自动化测试工具,直观的想法是减少人工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
- 自动化部署系统让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灰度环境和线上环境做到很好的隔离,每个阶段更清晰,避免相互干扰引起的问题。
- APP方面结合Jenkins可以实现自动打包,测试起来做到了开发和测试都以版本控制系统为主。
第四阶段,因为测试往往是最后一个环节,风险较大,“怎么实现降低风险提高人效,测试用例可以复用”变成了我们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之前的流程是开发完成提测,做一次冒烟。因为我们的产品是互联网金融APP,APP有服务端开发和前端开发,像web、wap、anroid、IOS等渠道,在研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场景:
- 需求只是项目中的一小部分,测试问产品要不要全量测?产品担心这次需求的研发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就要求全量测试,于是测试的工期会拉得很长,拉长了需求的整个工期。
- 测试抱怨开发的BUG多,还有阻塞流程的BUG,需要等待开发解决BUG后才能继续测试,导致整个测试工期加长。
- 手工测试偶有疏忽造成漏测试的点,需求上线后,客户反馈BUG。
产品上线时间有deadline;测试时间长,挤占开发时间;测试人手不够;测试的准确性达不到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做自动化测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