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0 月 19 日,由腾讯云与微信小程序团队联合举办的“小程序·云开发”技术峰会在北京召开。23 万小程序·云开发注册账户,50 多万开发者上手使用,这是腾讯云与微信小程序团队联合推出云开发服务以来,交出的第一张重要成绩单。而这个过程,要从小程序诞生的那一日说起。
过去:从微信开发者工具到微信小程序解决方案
2016 年 1 月 11 日,张小龙现身微信公开课 Pro 版发表公开演讲。也就是在此次演讲中,微信官方正式宣布正在开发“应用号”的消息。而当时被形容为“像 App 一样的公众号”——「应用号」在同年 9 月正式更名为「小程序」,并发布内测。
在「应用号」发布当天,微信宣布发布微信 Web 开发者工具,该工具可以让开发者在电脑上模拟访问微信内网页,帮助他们更方便地进行开发和调试,此后微信 Web 开发者工具成为了微信小程序官方 IDE 微信开发者工具。
微信开发者工具是基于 Node.js 和 Chromium 的应用程序实时运行环境,以 node-webkit 开发的。其中,MINA ( MINA IS NOT APP ) 正是其在微信中开发小程序的框架,MINA 为开发者提供了自己的视图层描述语言 wxml 和 wxss,以及基于 JavaScript 的逻辑层框架,并在视图层与逻辑层间提供了数据传输和事件系统,同时小程序也为开发者提供 UI 组件库和底层 API 。后端开发者可以基于此微信开发者工具,在开发期间增强网络调试的体验,提高开发效率。
但正如 Bug 只会越调越多,微信开发者工具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内测中的微信小程序只能在工具内进行调试,而且不支持热更新。并且,对于已习惯了其他编辑器的开发者,当时的工具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