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科创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做出投资决定——科创板招股说明书
三年时间,科创板从“有充分法律依据”到被正式宣布落地上海证券交易所。
2019年3月18日,科创板发审系统正式上线。短短28天,科创板已受理企业达到72家,涉及13大细分领域、13个省市。
科创板受关注程度,异乎寻常的高:有人认为其设计明显参照纳斯达克,或许就是为了圆中国的“纳斯达克之梦”;也有人认为科创板的真正核心是“注册制”,这圆了不少新兴高科技企业的“上市梦”;也有说法表示,相比新三板500万的准入门槛,科创板的50万实在太过友好,圆了不少人的“投资梦”…
归根结底,科创板到底圆了谁的梦?打破了谁的利益饭碗?
本文梳理了自科创板正式开放以来已经被受理的72家企业的各项关键指标,包括2016年到2018年三年的营收数据、净利润、上市标准以及从属领域。这些看似无规律的指标透露出哪些关键信息?为什么需要科创板?科创板与创业板、新三板…的不同在哪里?科创板的门槛真的低吗?这到底会为互联网公司带来哪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