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用ToC架构来服务ToB客户的SaaS产品,远有Slack,近有钉钉。这样的产品,其IT架构是什么样?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为什么这样的IT架构,既能满足消费级市场规模大、高可用高并发的特点,还能满足企业级市场实施交付、私有云部署、定制化开发的要求呢?InfoQ记者近日在 ArchSummit 全球架构师峰会(深圳站)2019现场,采访了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杨威,他也是钉钉技术稳定性、企业服务事业部产品技术的负责人。从钉钉怎么去服务企业级客户、怎么让自身的IT架构满足客户需求、怎么看待中台战略等角度,杨威为我们一一进行解答。
InfoQ:您认为企业ToC业务和ToB业务,在IT架构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杨威:一般来说ToC产品的架构是规模大、高可用高并发的,在云端要做到多地容灾,对网络、服务的质量重视度比较高。而传统企业级的ToB产品,其架构大多数都是偏向于实施交付的,从部署的角度看,私有云会更多;从产品角度来看,定制化的特征明显,所以软件和系统架构上可复用的部分会少一点。
如果我们把ToB企业级产品以行业特征来划分,特点又不一样。在医疗行业里面,应用架构相对会更偏保守;在金融行业,会关注数据的准确度和高容灾备份等;在一些特定行业里,由于行业特色,IT架构和环境可能会更加复杂一些。
因此当ToC服务的架构为ToB的企业提供SaaS服务时,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情况就是:在公有云上有一套软件技术架构,又有一套私有化的、或者混合式的架构提供服务。这时就要去选择:是用一套技术架构方案支持两套系统环境,还是用两套技术架构方案。目前不同的企业和环境下,大家在做不同的选择。
InfoQ:ToC客户和ToB客户在架构上的这些不同,会造成钉钉在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的时候,要重点考虑哪些客观因素?
杨威:对于企业级SaaS产品来说,高可用性即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核心竞争力。你要保证你的产品在千万级、亿级流量带来的高并发下,依旧可以保持稳定性和数据的一致性,数据不会错乱,服务不会中断,这对企业SaaS产品的挑战是很大的。同时在任何架构和物理环境下,都要能保障客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