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nfoQ - 促进软件开发领域知识与创新的传播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8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与挑战

$
0
0

“数字化转型”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但在尼葛洛庞帝1996年书写《数字化生存》、比尔盖茨1999年出版《未来时速》时,数字化还是颇具“科幻”色彩的,毕竟,那是一个手机还没有广泛智能化、电脑性能比较弱、上网也很昂贵的年代。现在,即便是偏远山区,只要网络信号覆盖到,小产量的农产品都能在线销售。“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发展趋势,大到国家层面的“数字中国”,小到个人层面的“数字生活”,信息网络、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包围着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企业的经营。

对个人而言,多数时候,这些“数字化”都是一种诱发性的传播过程,一种数字产品的出现,引起一部分人的生活变化,进而扩散成大部分人的变化,从接触到爆款再到新的生态。对企业而言,则是伴随着对生产效率提升和竞争的需要,时刻弥漫着“生存”的味道。

即便从《数字化生存》开始算起,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讨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各类著述早已汗牛充栋,再论这个题目,显然面对着“巨大挑战”,不免“老生常谈”。但是,转型效果到底如何呢?这些年我们追过的“理论”、追过的“架构”、追过的“系统”甚至追过的“设备”,已经数不胜数,标杆先后立了无数,但很多时候,数字化转型还是给人“入不敷出”之感。到底数字化转型是什么?该怎么转?依然众说纷纭。

最近有两件事再次触动笔者,一是美国第八大银行Capital One发布的2018年致股东的一封信,介绍了其二十几年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二是Facebook发布的Libra白皮书,其中描绘了借数字货币推动普惠金融的整体构想和技术实现。

Capital One向世人展现了数字技术如何帮助一家地方银行(相当于我国城商行规模)的信用卡部门成长为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并且在信用卡这个很难真正赚钱的领域获利丰厚的。Capital One坚持让自己作为一家从事银行业务的技术公司,去跟使用技术的传统银行竞争,他们不关心别的银行怎么做,而是认真研究技术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如何运用技术为生活环境已经改变了的人们提供金融服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8

Trending Articles